top of page
山楂

功效:

消食健胃和行氣散瘀

 

主治:

消食積,散瘀血,驅絛蟲。治肉積,癥瘕,痰飲,痞滿,吞酸,瀉痢,腸風,腰痛,疝氣產後兒枕痛,惡露不盡,小兒乳食停滯。消食健胃,行氣散瘀。用於肉食積滯、胃烷脹滿、瀉痢腹痛、瘀血經閉、產後瘀阻、心腹刺痛、疝氣疼痛、高血脂症。

 

主要適用症:

治一切食積,食肉不消,諸滯腹痛,痢疾赤白相兼,腸風,老人腰痛及腿痛,寒濕氣小腹疼,外腎偏大腫痛,產婦惡露不盡,腹中疼痛,或兒枕作痛

山楂

HK$12.00價格
  • 別名

     

    山里果、山里紅、酸里紅、山里紅果、酸棗、紅果、紅果子、山林果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; haw; may tree; maybush

  • 用法用量

     

    內服:煎湯,6~12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

  • 適宜搭配

    八角茴香丸、挫氣丸

  • 做法

    1、蜜山楂:將山楂洗淨,去掉果柄、果核、放在鋁鍋內,加水適量,煎煮至7成熟、水將耗乾時加入蜂蜜,再以小火煮熟透收汁即可。冷卻後放入瓶罐中貯存。

    2、山楂蜜棗燉山藥:山藥去皮切滾刀塊、蜜棗對切、山楂去核心切片。山藥入鍋中煮沸,至透明撈出備用。另起鍋,加入適量水、冰糖、加入焯過的山藥、蜜棗、山楂。然後大火煮開,轉中小火慢燉,至湯汁粘稠,山藥熟軟關火。放至微熱,加入適量蜂蜜調味。

    3、山楂銀花湯:先將山楂、金銀花放在勺內,用文火炒熱,加入白糖,改用小火炒成糖餞,用開水沖泡,日服一劑。

    4、山楂首烏湯:先將山楂、何首烏洗淨、切碎,一同入鍋,加水適量,浸泡兩小時,再熬煮約一小時,去渣取湯,日服一劑,分兩次溫服。

  • 性味

    酸甘,微溫

  • 歸經

    入脾、胃、肝經

  • 主要用藥禁忌

    脾胃虛弱者慎服,服人參者忌之。不宜與豬肝、含維生素C分解酶的果蔬、海產品、維生素K3同食;處在換牙期的兒童、孕婦不宜多食

  • 產地

    山東

     

您可能會喜歡

search-icon-magnifying-glass-sign-vector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