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
濕阻中焦之脘腹痞閔,食慾不振,嘔吐,泄瀉,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,濕溫初起的發熱身困,胸閔噁心,鼻淵,手足癬。
主治
芳香化濕,和胃止嘔,祛暑解表。主濕阻中焦之脘腹痞閔,食慾不振,嘔吐,泄瀉,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,濕溫初起的發熱身困,胸閔噁心,鼻淵,手足癬。
廣藿香
HK$10.00價格
别名
藿去病 水蔴葉 排香草 土藿香 火香 貓尾巴香 藿香 兜婁婆香 大葉薄荷 山茴香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5~10g,鮮者加倍,不宜久煎;或入丸散。
外用:適量,煎水含漱,或浸泡患部;或研末調敷。
適宜搭配
1. 治傷寒頭疼,寒熱,喘咳,心腹冷痛,反胃嘔惡,氣瀉霍亂,臟腑虛鳴,山嵐瘴瘧,遍身虛腫,產前、後血氣刺痛,小兒疳傷:大腹皮、白芷、紫蘇葉、茯苓(去皮) 各一兩,半夏曲、白朮、陳皮(去白)、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炙)、苦梗(桔梗)各二兩,藿香(去土)三兩,甘草(炙)二兩半。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三片, 棗一枚,同煎至七分,熱服。如欲出汗,衣被蓋,再煎並服。 (《局方》藿香正氣散)
2. 治暑月吐瀉:滑石(炒)二兩,藿香二錢半,丁香五分。為末,每服一、二錢,淅米泔調服。 (《禹講師經驗方》)
性味
味辛;性微溫
歸經
歸脾經;胃經;肺經
主要用藥禁忌
陰虛火旺,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,中焦火盛熱極,溫病熱病,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,法並禁用。
產地
廣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