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:
清利濕熱,利膽退黃
主治:
用於黃疸尿少,濕溫暑濕,濕瘡瘙癢
主要適用症:
可預防流感,治中暑、感冒、頭痛身重、腹痛、嘔吐、胸膈脹滿、氣阻食滯、小兒食積腹脹、腹瀉、月經過多、崩漏帶下、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症
綿茵陳
HK$12.00價格
別名
綿茵陳、茵陳蒿、白蒿
用法用量
6~15g。外用適量,煎湯熏洗。
適宜搭配
1.《傷寒論》:茵陳、梔子、大黃。治傷寒八、九日,身黃如橘子色,小便不利,腹微滿者。
2.《玉機微義》:茵陳、附子、乾薑、灸甘草。治寒濕陰黃,手足逆冷,脈沉微細等。
3.《食醫心鏡》茵陳羹:除大熱黃膽,傷寒頭痛,風熱瘴瘧,利小便。以茵陳細切,煮羹食之。生食亦宜。
做法
除去殘根和雜質,搓碎或切碎。綿茵陳篩去灰屑。
性味
味苦、辛,性微寒
歸經
歸脾、胃、肝、膽經
主要用藥禁忌
蓄血發黃者及血虛萎黃者慎用
產地
山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