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
時行熱毒,傷寒,熱盛心煩,痞滿嘔逆,菌痢,熱瀉腹痛,肺結按,吐、衄、下血,消渴,疳積,蛔蟲病,百日咳,咽喉腫痛,火眼,口瘡,癰疽瘡毒,濕疹,湯火燙傷。
主治
瀉火,燥濕,解毒,殺蟲。治時行熱毒,傷寒,熱盛心煩,痞滿嘔逆,菌痢,熱瀉腹痛,肺結按,吐、衄、下血,消渴,疳積,蛔蟲病,百日咳,咽喉腫痛,火眼,口瘡,癰疽瘡毒,濕疹,湯火燙傷。
黃連
HK$30.00價格
别名
峨嵋連 川黃連 古連 宣連 支連 王連 古勇連 雞爪連 味連 川連 雅連 雲連 元連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1.5~3g;研末,每次0.3~0.6g;或入丸、散。
外用:適量,研末調敷;或煎水洗;或熬膏;或浸汁用。
適宜搭配
1. 治心煩懊憹反复,心亂,怔忡,上熱,胸中氣亂,心下痞悶,食入反出: 硃砂四錢,黃連五錢,生甘草二錢半。為細末,湯浸蒸餅,丸如黍米大。每服一十丸,食後時時津唾嚥下。 (《仁齋直指方》黃連安神丸) 2. 治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煩,不得臥: 黃連四兩,黃芩二兩, 白芍藥二兩,雞子黃二枚,阿膠三兩(一云三挺)。上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取二升,去滓,納膠烊盡,小冷,納雞子黃,攪令相得。溫服七台,日三服。 (《傷寒論》黃連阿膠湯)
性味
苦;寒
歸經
心經;肝經;胃經;大腸經
主要用藥禁忌
胃虛嘔惡,脾虛泄瀉,五更腎瀉,均應慎服。
產地
四川